催化剂通过吸附反应物分子,提供活化能,降低反应物之间的键能,从而促进反应发生。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催化反应。由生物催化剂——酶参加的反应称酶催化反应。均相催化剂以分子或离子独立起作用,活性中心均一,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
催化剂的五个基本特征
催化剂的五个基本特征如下:
(1)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并不进入化学反应的计量;
(2)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即催化剂对反应类型、反应方向和产物结构具有选择性;
(3)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能进行的化学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
(4)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的位置;
(5)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意味着对正方向有效的催化剂对反方向也有效。
催化剂一般是指一种在不改变反应总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情况下提高反应速率的物质。 也可以表述为在化学反应里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据统计,约有90%以上的工业过程中使用催化剂,如化工、石化、生化、环保等。
催化剂种类繁多,按状态可分为液体催化剂和固体催化剂;按反应体系的相态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有酸、碱、可溶性过渡金属化合物和过氧化物催化剂。催化剂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例如,合成氨生产采用铁催化剂,硫酸生产采用钒催化剂,乙烯的聚合以及用丁二烯制橡胶等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中,都采用不同的催化剂。
什么是催化作用
催化作用的解释如下:
催化作用是指通过添加特定的物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和路径而不参与反应本身的过程。
一、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
1.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能够提供一个能量较低的反应路径,使反应速率显著增加。催化剂通过吸附反应物分子,提供活化能,降低反应物之间的键能,从而促进反应发生。
2.催化剂的特点:催化剂具有高度选择性,只影响特定的反应;催化剂在反应结束后可以重新脱附,可反复使用;催化剂能够加速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二、催化作用的分类
1.酶催化: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剂的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而不被消耗。酶催化是生物学中催化作用的重要形式,广泛参与生命活动的调控和代谢过程。
2.金属催化:金属常常作为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如铂、钯等金属可以催化氢气和氧气的反应生成水。
3.非金属催化:除了金属外,其他非金属元素也可以作为催化剂,如硫酸和二氧化钛催化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三、催化作用的应用领域
1.工业催化:催化作用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合成氨催化制备、石化加工中的催化裂化等。
2.环保催化:催化作用在环境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汽车尾气处理中的催化转化、有机废水处理等。
3.药物合成:催化作用在药物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药物合成的效率和选择性。
4.能源领域:催化作用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光催化水分解制氢、储能材料的合成等。
四、催化作用的其他应用方向
1.催化剂的选择性是催化反应中的关键问题,科学家们通过设计制备新型催化剂,不断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
2.生物体内的酶催化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作用,这种生物催化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业领域。
3.催化剂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交叉学科,涉及化学、物理、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催化作用是一种通过添加催化剂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和路径的现象。催化作用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工业生产、环境保护、药物合成等。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催化剂的性质和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催化作用的效率和选择性,为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催化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催化反应。特点是,一种催化剂只能选择性地加速特定的反应,从而可能使化学反应朝着几个热力学可能的方向之一进行。由生物催化剂——酶参加的反应称酶催化反应。大部分工业反应是催化反应。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营养和能量转换是酶催化反应过程。
催化剂的基本类型有那些
催化剂的基本类型有:一、均相催化
催化剂和反应物同处于一相,没有相界存在而进行的反应,称为均相催化作用,能起均相催化作用的催化剂为均相催化剂。
均相催化剂包括液体酸、碱催化剂和色可赛思固体酸和碱性催化剂、可溶性过渡金属化合物(盐类和络合物)等。均相催化剂以分子或离子独立起作用,活性中心均一,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
二、多相催化
多相催化剂又称非均相催化剂,用于不同相(Phase)的反应中,即和它们催化的反应物处于不同的状态。例如:在生产人造黄油时,通过固态镍(催化剂),能够把不饱和的植物油和氢气转变成饱和的脂肪。固态镍是一种多相催化剂,被它催化的反应物则是液态(植物油)和气态(氢气)。
三、生物催化
酶是生物催化剂,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绝大多数的蛋白质。但少量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旧称酵素。酶的催化作用同样具有选择性。例如,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糊精和麦芽糖,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成肽等。活的生物体利用它们来加速体内的化学反应。
扩展资料:
催化剂制备方法:
一、机械搅拌法
将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到混合设备中。例如,在转化吸收脱硫剂的制造过程中,活性组分(如二氧化锰、氧化锌、碳酸锌)和少量粘合剂(如氧化镁、氧化钙)的粉末计量以可调的转速和倾斜度连续加入转盘。同时,将计量好的水和粉末喷轧在一起,形成一个直径均匀的球体,然后干燥粘合。烘焙是成品。
二、沉淀法
该方法用于制备具有高分散性且含有一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的催化剂。在多组分催化剂的生产中,合适的沉淀条件对保证产品组成的均匀性和生产高质量的催化剂至关重要。
通常的方法是在一种或多种金属盐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如碳酸钠和氢氧化钙),通过沉淀、洗涤、过滤、干燥、成型、焙烧(或活化)得到最终产品。
三、浸渍
高孔率载体(如硅藻土、氧化铝、活性炭等)在一定温度下浸泡在含有一种或多种金属离子的溶液中,溶液进入载体的孔中。载体干燥、干燥和煅烧,载体内表面附着一层固体金属氧化物或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催化剂